當前推動台灣木構造建築之迷思與法規障礙

陳啓仁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國立高雄大學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主任

木構造之國際趨勢

城市發展密度的日益增加,導致人們居住環境品質的惡化,因此在近二十年來的城鄉發展過程中,設計的專業者開始思考如何兼顧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的平衡問題,生態與開發強度的平衡,自然生態與人類發展的倫理問題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最大挑戰與課題。過往一些偏狹的建築發展往往過於追求經濟效益與技術的突破,殊不知在發展的另一端已經造成了不可往覆的傷害:舊有地景紋理的破壞,歷史人文軌跡的磨滅與不可再生資源的掠奪。近年來在台灣一連串的環境行動明顯的影響了城鄉的發展風貌,更分別在社群生活、文化歷史與生態永續等面向一一的展現。在實施的手段方面,產生了不同的標章與制度的推行策略如綠建築、綠建材,新的工程邏輯與技術,不但已漸為專業者接受並作為行動的圭臬,更轉換為一般人們所接受而成為生活的一種態度。

另一方面,由於全球暖化的危機,節能減碳的策略成為國際社會將環境問題量化的重大行動,其衍生的決策不僅包含產業的節能科技與策略的發展,更涉及人類對生活環境品質、自然生態倫理以及資源循環效益等議題,這也是木構造的堅實論述基礎。

在國際發展方面:木構造建築物在全世界已經有上百年的建造歷史。木構建築的設計和施工也與全球綠建築的趨勢不謀而合。目前新的木構建築少有超過九層樓以上的設計,大部分新的木構建築都限制在五層樓。,在北美,根據IBC的規定,美國木造住宅一般可建造到5層。加拿大BC省建築法規允許從自2009年起,木造居住建築可以建造到6層。2002在瑞士建造了6層樓的全木構造集合住宅,2003年在奧地利維也納有400戶的新市鎮計畫,完全採用木構造建築設計。在英國倫敦,採用交錯集成板技術(CLT),最近完成了一座9層高的木構造綜合性建築。目前世界上最新、最高的全木造建築在挪威的Kirkines,除了作為有節能功效的辦公室之外,還作為該鎮的文化中心。

在國際市場方面:根據有關報告,2008 年在美國 10%的非居住建築和 90%的居住建築採用木構造,從總的建造金額來說,同年,在美國 8億3千萬美元的建造量中,大約 45%採用的是木構造建築。大部分北美木構造住宅採用了框組式構。日本的住宅一直有八成以上採用木造建築,其中也有相當的比例採用預製的木造房屋系統。

在節能減碳方面,木構造住宅於建造時,與其他型式建築物(如鋼筋混凝土造或鋼構造)相較之下,木構造住宅使用之木材量較多,可發揮「省能源,即CO2 減量效果」與「碳素儲存」效果。樑柱工法木構造建築平均每單位建築面積 CO2排放量約為 47.47kg/m2,而框組壁工法木構造建築每單位建築面積 CO2 排放量約為 57.42kg/m2。若不計建築工法型式時,全體木構造建築平均每單位建築面積CO2排放量約為 54.41 kg/m2。每單位建築面積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與鋼構造建築物的 CO2 排放量各為木構造建築的 4.54 倍及3.64 倍,若以木質構造建築取代鋼筋混凝土與鋼構造建築物時,可削減的 CO2 排放量分別約為 388.21 kg/m2與 339.05kg/m2,顯示木構造建築在CO2 減量與碳素固定上具有顯著的效果。(塗三賢,2007)

台灣木構造的發展現狀與契機

就各個面向看來,木造住宅無疑的就是一種良好的低碳綠建築。強調生態建築的台灣雖然不是國際上主要締約減碳的國家,但若以全球化加速現象的趨勢而言,加上台灣本就是以出口導向的質易經濟特質看來,產業及產品的環境生態訴求勢必要迎合這個全球性的議題與需求。 實際上在台灣,營建業在製造溫室氣體的比例僅次於運輸及重工業,主要肇因於不永續材料的使用(RC 構造的比例過高),能源的高消耗行為(高耗能的材料製程)及營建過程的廢棄物排放(運輸與營建過程),因此,建築的永續必須從建築計畫各個面向中,去發展創新的思維,尋找實踐的方法及發展的目標。更具體而言,唯有尋找更符合永續生態的建材,透過完整的建築物生命過期分析,以全程的建築環境管理,才能建立永續建築的設計準則與實踐方針。永續建築的主要課題,不再以人為唯一的服務目標,更重視對環境資源的重視、生活健康品質的關注,「有機」與「生態」的概念必然成為 21世紀的建築發展的主軸議題。

欲查看完整文章,按此下載